索引号: | 14252647/2018-00049 | 信息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
发布机构: | 十大博彩网站 | 发文日期: | 2018-05-31 |
文号: | 无 | 主题词: | 无 |
信息名称: | 关于农业水价改革工作的阶段总结 | ||
内容概览: | 关于农业水价改革工作的阶段总结 | ||
时效: |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6〕56号),按照“管理服务到位、水价核定到位、水费收缴到位、监督管理到位” 四个到位的改革要求,全市计划到2020年完成全市552.9万亩耕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体目标。2017年完成改革面积16.75万亩,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24%。2018年计划实施改革面积55万亩,截至4月底全市已完成7.2万亩。已完成改革任务区域,基本建立起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促进了农业节水和农田提质增效。
一是因地制宜,多元化加快计量设施配套。灌溉计量设施建设是农业水价改革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整合各类资金,对全市灌溉渠道和泵站进行量测水设施改造,推广采用渠道超声波流量计、泵站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对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采取安装水表方式进行灌溉用水计量。对还没有计量设施的地区,安排采用电表用电量推算的方法,计量农业供水。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泵站、渠道灌溉计量设施449台套,安装计量水表530块。
二是科学分配,建立农业水权制度。严格按照用水计划开展农业灌溉水量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工作。在核定农业用水总量的基础上,各县区根据种植面积,按照灌溉用水定额,核定分配各乡镇及灌区农业水权水量。同时已完成4个大型灌区和2个重点中型灌区农业取水许可登记及许可证发放。2018年底前完成全市其余25个中型灌区的取水许可证发放。
三是民主管理,加强农民用水协会建设。探索由乡镇水利站负责协调成立农民用水协会,水利站副站长为协会会长,各村委会主任、水管员和种植大户等为协会会员代表。水利站负责农民用水协会工作的指导及监督,充分发挥协会参与灌溉、设施管理、水费收取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注册成立农民用水协会129个、农民用水合作社1个,农民用水协会管理的灌溉面积达到198.3万亩,约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39%。同时,以县为单位成立灌溉服务管理公司或维修养护公司,将原来由水利站等管理的泵站、河道、渠道及建筑物交由公司进行管理、维护。
四是创新机制,推进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以“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为目标,结合农民用水协会建设,探索工程管护模式,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进度。目前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40160处,均已完成确权发证工作,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累计颁发产权证书22625本。全市5个涉农县(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部完成改革验收。
五是全面推进,完善农业供水价格管理体制。联合物价、财政部门做好农业水价核定工作,对全市现状农业灌溉现状收费情况进行调查,依据省《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用水价格核定管理试行办法》,以县为单位测算灌溉运行维护成本。2017年,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赣榆区、海州区均完成出台农业用水价格核定办法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2017年,全市利用中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补助资金安排精准补贴134.78万元、节水奖励资金103.31万元。
同时农业水价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东南部平原水网区农民节水意识不强,改革积极性不高;灌溉计量设施的改造资金缺口较大;县区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困难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改革“四个到位”目标,强化措施,加快推进,确保完成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一是进一步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对31处大中型灌区骨干渠道进行农业用水计量,确保55万亩实施面积范围内计量设施全部配套到位。二是进一步开展农业取水许可登记。组织各县区开展25处中型灌区的取水许可登记,年内完成取水许可证发放。同时按照灌溉用水定额,将农业水权细化分解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户等用水主体,鼓励用户转让节水量。三是落实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尽快建立与农民承受能力、节水成效、地方财力相匹配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建立易于操作、用户普遍接受的农业用水节水奖励机制,争取改革区域范围内精准补贴、节水奖励100%落实到位,确保农业水价改革不增加农民负担。四是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对县区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年内完成55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